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当前位置:高层次人才网>人才资讯>就业指导>科研界“内卷”如何破——专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林建华

科研界“内卷”如何破——专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林建华

工作地址:招聘职位:学历要求:博士及以上发布时间:2021-12-13 发稿编辑:高层次人才网
林建华是一位化学家,也是一位教育者。
 
一路走来,他有过多个“校长”头衔:重庆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北京大学。他认为教育的本质,“是解放——解放人的心智,释放人的内在潜力”。
 
或许正因如此,当他畅谈对科技界一些问题的看法时,常常落点于对“人”的关注上。
 
近日,他以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的身份接受了《中国科学报》采访,针对“清北博士到中学任教”“非升即走”、内卷等最近科教界关注的话题,发表了自己的观点。
 
 
《中国科学报》:近来有一种调侃:“清北博士的尽头是深圳中学”,是说因为待遇优厚,很多名校博士毕业生纷纷竞争深圳的中学岗位。曾担任国内顶尖高校校长的您,怎么看待这种现象?
 
林建华:我觉得这种现象的积极一面在于,我们确实应该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。让真正优秀的人才流入中小学,这对我们整个国家的教育都会有很大的利好。
我们现在很多问题都出在基础教育上,现行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少年儿童的创造潜力。被扼杀以后,到了大学我们再想重建就非常困难了。
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潜力非常大的国家,我们的创新局面不应该像今天这样,我们的贡献完全可以更大。所以我很希望看到,更多来自好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去中小学任教,提高我们的基础教育质量。
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,一些事情会走在前面。未来如果有更多地区的中小学开出好待遇,我们也乐见其成。希望这些名校博士们,也能在中小学岗位上发挥出自己的价值。
 
 
《中国科学报》:有些博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他们在求职中优先选择中学等单位,也是忌惮高校“非升即走”等制度。您怎么看待越来越普遍的“非升即走”?这跟国外已经成熟的预聘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?
 
林建华:把预聘制和“非升即走”挂钩是一种偏见。预聘制本身的内涵要比“非升即走”丰富得多。预聘制是一种很好的制度,高校不仅要用优厚的条件去吸引最优秀的人,更重要的是,把人招进来后,要提供很多支持,帮助这些年轻人成长。所以根据很多国外高校的经验,预聘制下的成才率比传统模式要高很多。
北京大学从2005年就开始施行预聘制,现在我们的年轻人真的很优秀。一方面他们来的时候就很优秀,另一方面我们在督促他们变得更优秀,除了硬件支持外,还会指定一些资深“导师”指引其成长。
相反,“非升即走”是非常不好的一种说法,它暗含着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,跟预聘制的精神恰恰是背道而驰的。前几天有人告诉我,一些高校一招就是上百人,然后就让写文章,写不出来文章就走,这不是什么正经事,是歪门邪道。绝不应该把这种现象和我们的人事制度改革联系起来。
 
 
《中国科学报》:从我们刚刚讨论的这些现象中,也可以看出“内卷”的风气在困扰着很多科研人员。在您看来,学术界的“内卷”反映出哪些问题?该如何破解?
 
林建华:前两天,我跟一位曾经的北大同事聊了聊。他现在已经调到外地,是一个学院的院长。他告诉我,差别太大了,在这所地方院校,至今仍然是根据一些数字在做管理,比如论文数量、影响因子、申请到的经费等,这些数字反过来都会变成工资的一部分。
我是不太赞成在专业行业里采用绩效这种方式的。这种模式本身就会破坏一个人的心态,妨碍他去追求更高远的学术目标。要想让一个专业人士做好工作,最重要的就是维护他的尊严。一个学者、一个教授,不应为五斗米折腰,去乞求行政人员给自己打个好分数。
所以这个问题的症结在哪里?是学术评价和学术管理的行政化。当评价科学家的人,自己并不是科学家时,他们没有别的办法,只能用学历、资历、论文、帽子、项目来衡量。
国家现在提倡“破五唯”,这是非常好的事情,也是非常难的事情。我们现在做的好多事情不成功,败在哪里?败给了事物的本质规律。对科学界的一切管理,最终必须回归到一个目的:让学术共同体自身来发挥规范、约束、引导和激励作用。
 
 
《中国科学报》:科研界的“内卷”不仅体现在岗位、待遇和职称的竞争上,也体现在一些研究工作的低水平重复和低水平竞争上,怎么才能突破这种在小圈子里打转的困境?
 
林建华:做研究到了一定程度,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的学术品味和学术风格。品味是你欣赏什么、追求什么、选择什么样的道路。风格就是你思考问题的方式:有些人偏重理论分析;有些人习惯从实践中求真知;有些人很敏锐,总是能直接抵达问题核心;有些人更倾向于通过积累大量数据得出结论……
学者的品味和由此形成的风格,决定了他能够取得成就的大小。我期望我们的科学家不要天天追求奖金等,这样是形成不了自己风格的,也摆脱不了所谓低水平打转的困局。从国家层面来讲,要考虑的还是怎么让这些学者真正静下心来,形成自己的品味与风格,从而与更高的学术目标相匹配。
 
 
《中国科学报》:那我们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应该怎么做?
 
林建华:怎么判断一所学校、一个科研机构是优秀的还是平庸的?作为管理者,眼睛不能只盯在出了什么成果、申请到多少项目……不是说这些不重要,而是考虑这些东西太多,思维和管理模式都会变形。
我觉得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其实有两点:第一,学生在这里的学习和成长体验好不好;第二,年轻学者在这里成长和发展得好不好。
我们现在有很多评价指标,包括“双一流”评选标准等,这些条条款款都是结果性的,是果而非因,不是最底层、最根本的东西。根本是什么?是人。你只要看到年轻人在一个地方成长得比别处更好,能释放出自己的潜力,那一定是一所好学校。
这个标准不需要量化,大家都能看得到。如果要量化,曾经有人统计过美国各大高校计算机系教授的出身院校,发现确实是最好的学校,培养出了数量最多的优秀学者。
虽然这个数字只是一个很窄的侧面,但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、不断在创造的人。显然这个数字就代表了某种本质的东西。
 
 
《中国科学报》:如果请您对年轻的科研人员说几句话,您会说什么?您期待他们成为怎样的“未来科学家”?
 
林建华:人是各种各样的,学术的品味和风格也是各种各样的。在坚守学术伦理和学术道德的基础上,我希望将来中国的学者能够更加自由地去探索。
这个“自由”实际上就是每个人实现自己价值的自由。每个公民的自我实现,都是实现我们国家目标的重要基础。只有每个人把潜力充分发挥出来,每个人都各美其美,我们国家的总体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。

投递招聘简历时请注明来源于:高层次人才网 https://www.gccrcw.com/,提供硕博招聘信息研究生人才招聘信息。

最新招聘岗位

    网站介绍|隐私声明|人才招聘|联系我们|新浪微博|驻外大使馆|高校就业办|会员登录|微信群|企业资质|硕博QQ交流群|微信宣传渠道|免责声明|
    在线求职 投递简历 意见反馈

    客户服务热线:

    010-89684656

    投递简历:gccrcw@163.com

    意见建议、投诉邮箱:gccrcw@163.com

    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求职平台---高层次人才网